居家环境管理
▲注意居室清洁,室温24°C-26℃。每日开窗通风30分钟,室温回升后再把宝宝抱回房间,每日定时测量体温,体温维持在36°C-37℃。
脐部管理
▲保持皮肤清洁,如脐带未脱,每日用75%酒精清洁脐部。
神经系统管理
早产儿的生命历程中,第一年是最关键的阶段,他们生长速度最快,大脑发育的可塑性最强,是给予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早期干预:营养支持、疾病防治和神经、运动、心理发育的指导。
给予丰富的视听觉刺激,如注视及追踪红球、与婴儿说话、听音乐等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协调性的发育。
温柔的抚触、婴儿操促进早产儿感知觉发育。
喂养管理
▲早产儿出院时仍未足月,母乳是天然理想食物来源,出院后如己无母乳,奶方继续选择早产奶方。
▲早产儿纠正胎龄到4~6个月时应与足月儿一样,适时地添加补充食物,满足生长发育和代谢变化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遵循:由少到多、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的原则。
药物管理
▲早产儿的宫内储备和出生后早期的营养摄入不足,加之追赶生长的需要,需要更多的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补充维生素D400ID/d和钙剂直至2岁,元素铁2-4mg/(kgd)(极低出生体重儿需服用至1岁)。
疫苗接种
▲早产儿的预防接种按照实际月龄,住院期间未进行预防接种,出院后回到本院三楼儿保科或社区保健部门进行接种。
体位护理
▲父母要密切注意宝宝的呼吸状况。维持宝宝的舒适体位,让他的头和躯干处于一条直线,颈部保持自然姿势或伸直,保持呼吸道通畅,喂奶后,让宝宝侧卧或半卧位(头部抬高15°~30°)。
呼吸暂停观察及急救措施
▲由于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他的呼吸表浅、不规则,有时会出现周期样呼吸,持续5-10秒,多无心率和皮肤颜色的改变能自行缓解,呼吸停止超过20秒时,会出现青紫、心跳减速(小于100次/分)。发现呼吸暂停,轻轻拍打或弹足底,刺激呼吸恢复,如未恢复,说明呼吸暂停时间长或奶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需立即将宝宝头偏向一侧,进行家庭人工呼吸措施,同时拔打急救电话(120)。
防止呕吐措施
▲因胃肠道发育不完善和喂养不当常发生呕吐,喂养时采取半仰位(和水平线呈15度角)姿势。发生呕吐时,防止吸入呕吐物引起窒息或呼吸暂停,应让早产儿采取侧卧位,拍打宝宝的后背部,以便吸入物排出。
异常体征观察
▲早产儿出现异常迹象,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如呼吸改变: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60次、出现窒息或呻吟、鼻子和嘴唇周围或全身皮肤呈青紫色、呼吸暂停超过20秒、呼吸时胸部出现凹陷纳奶减少或拒奶、频繁呕吐或大便性质异常;异常烦躁或反应变得迟钝;发热或体温过低(<36℃);体重下降;黄疸退而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