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哺乳期乳头问题及处理
1、乳头扁平和凹陷的处理:孕期不需要进行任何纠正,因为孕期给予干预没有帮助。且多数母亲的乳头不需要任何治疗,在分娩后能够自动改善。
2、分娩后即刻让母亲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尽早开奶。
3、帮助母亲建立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心,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4、鼓励母亲与婴儿进行更多的皮肤接触,并且让婴儿自己寻找乳房。不论何时,只要婴儿有兴趣,就让他自己试着去含接乳房。
5、母亲哺乳时,帮助她摆好婴儿的正确体位,以便婴儿能正确含接。在分娩后的第一天,尚未“下奶”或乳房尚未充盈之前,应尽早给予这种帮助。
6、帮助母亲尝试不同的喂哺体位。有时用不同的方式抱婴儿可以使婴儿容易含接。
7、帮助母亲在喂哺前使乳头凸起,有利于婴儿含接。母亲可以用手牵拉刺激乳头,也可用乳头吸引器或空针筒将乳头吸出。指导母亲用手指从下面托起乳房,并用拇指轻轻压在乳房上部,将乳房调整成一定形状,使婴儿易于含接。注意手指不要太靠近乳头。
8、如果婴儿在最初1-2周不能有效吸吮,帮助母亲进行一下处理:
①指导母亲挤出乳汁,用杯子喂哺婴儿。挤奶有助于保持乳房柔软,使婴儿容易含接到乳晕,且有利于维持泌乳。母亲不应使用奶瓶,因为这将导致婴儿更加难以接受母亲的乳房。
②将少量乳汁直接挤到婴儿口中。
③让婴儿频繁地接触母亲的乳房。母亲应不断地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让婴儿试着自己去含接乳房。
二、乳头疼痛
①乳头疼痛原因:乳头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含接不良。当婴儿含接不好时,吸吮会来回牵拉乳头,用嘴摩擦乳头的皮肤,这样母亲会觉得很疼。
②乳头疼痛预防与护理:改善含接姿势:只要喂哺时婴儿含接良好,乳头疼痛的感觉就会减轻,防止乳头皲裂。宣教母亲不要用肥皂、乙醇溶液擦洗乳头,防止因乳头干燥导致皲裂。每次喂哺后,挤出一些乳汁涂在乳头、乳晕上,保护乳头皮肤。
三、乳头皲裂
①乳头皲裂原因:如果母亲分娩后没有早开奶或婴儿没有频繁吸吮,造成乳房肿胀从而导致皮肤绷紧,乳头被拉平,乳房伸展性差,婴儿吸吮时只能含着乳头,造成乳头皮肤损伤。此外,婴儿的含接姿势不好也可以引起乳头皲裂和乳房肿胀。例如,婴儿身体扭曲,离乳房太远,嘴闭着。
②乳头皲裂预防与护理:预防乳头皲裂应做到早开奶,改善婴儿含接姿势,保护乳头皮肤。早开奶可预防乳汁在母亲乳房内淤积,产生压力造成乳房肿胀。乳房柔软时,婴儿容易正确含接,可以减少损伤乳头皮肤的机会。哺乳后,挤出一些乳汁涂在乳头、乳晕上,这样可以防止因为乳头干燥导致皲裂。乳头发生皲裂后,可将乳汁或乳头修护霜涂于患处。喂哺时,先喂健侧乳房,再喂患侧。
四、乳汁淤积发生原因、表现、预防及处理
①乳汁淤积发生原因,从解剖学、乳汁成分以及环境因素三方面分析乳汁淤积的成因。
1、解剖学因素: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乳腺导管异常以及乳头异常。乳腺导管异常表现为乳腺导管局部细窄,或走行扭曲、管壁粗糙,由于乳汁的脂肪成分分为非亲水性,容易附壁而造成部分导管阻塞,若持续附壁造成乳管完全阻塞时,乳汁淤积随之产生。
2、乳头异常表现为乳头扁平、凹陷,乳头局部损伤、皲裂、溃疡、角化等。当乳头扁平、凹陷时,有可能合并乳孔不光整、狭窄或开口扭曲、方向改变,继而乳汁流动速度减慢,乳汁内物质易沉积,造成乳汁淤积;当乳头局部损伤、皲裂、溃疡、角化时,破损组织或损伤后修复组织均有可能覆盖乳孔,造成乳汁无法排出而发生乳汁淤积。
3、乳汁成分因素:双侧乳房、不同乳孔、不同时间的乳汁成分是不均一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矿物质等多种成分,若乳汁过于稠厚,或其中各成分比例发生变化可造成乳汁沉积。
4、环境因素:有研究发现,乳管阻塞常发生于冬季,当哺乳母亲的乳房与外界的温差增大时乳汁成分易沉积,形成乳栓样物质而造成乳汁淤积。
5、乳汁淤积发生的常见原因还可以从母亲、婴儿以及母婴配合三个方面分析。
6、母亲方面的因素:胸罩过紧;不小心被婴儿踢到;营养均衡;疼痛、压力;乳头的发育异常、水肿、炎症以及损伤等都可能造成乳汁排出不畅而导致乳汁淤积。
7、婴儿方面的因素:婴儿口腔解剖结构异常(例如:舌、唇系带短、腭裂、特纳综合征)、婴儿神经功能缺陷,均可导致乳汁不能有效移除或乳头损伤,进而发展成乳汁淤积。
8、母婴配合的因素:按时哺乳等不正确的喂养模式;喂养次数突然改变;含接不良、漏喂、哺乳时间过短或过长致使母亲疲劳或者乳头损伤;母亲或婴儿生病;婴儿在夜间睡眠时间延长;乳汁分泌过多;亲喂改为使用奶嘴或奶瓶;母亲和婴儿分开;婴儿尚未充分吸吮一侧乳房,就过早换到另一侧乳房;使用吸奶器;突然断奶等。
五、乳汁淤积表现
乳汁淤积常表现喂突发的乳房局部胀痛,哺乳后缓解不明显。
检查可在乳房胀痛部位触及明显肿块,肿块的特点为明确、具体,边界清楚,甚至有些淤积的肿块表面可见到索条状凸起。乳汁淤积初起无发热,无局部皮肤发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可正常或稍高。
六、乳汁淤积预防及处理
1、一般情况下,局部的乳汁淤积通过正常的哺乳,淤积会缓解并渐渐消退。
2、帮助母亲和婴儿有效的含接,及时排出乳汁,减少乳房被挤压的机会,调整心情,保证营养,避免乳头感染、损伤。
3、婴儿吃奶时,从阻塞部位的乳腺管上方朝乳头方向轻轻按摩,这样有助于接触乳腺管的阻塞。
4、喂哺前热敷乳房。
5、采用不同体位喂哺,有助于从乳房的各个部位平均地排出乳汁。指导母亲怎样用环抱式或卧位喂奶。
6、指导母亲穿宽松的衣服,选择合适的哺乳胸罩,夜间应将胸罩脱掉,并注意侧卧时避免乳房受压。
7、喂哺时,先喂健侧乳房。疼痛可能会抑制射乳反射,可在射乳反射开始后再换到受累侧乳房。
8、如果母乳喂养困难,帮助母亲挤奶。因为乳汁存留再乳房里,可能会形成脓肿。
9、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七、母亲感冒时怎样母乳喂养
感冒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母亲每次喂奶的时候戴上口罩,不要对着婴儿呼吸。感冒后母亲的乳汁中也会有一定量的抗体,可增加婴儿的抵抗力。服用感冒药时要注意药物说明或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