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特殊病种


正常产褥期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恢复或接近正常非孕状态所需的时间,称产褥期,一般为6周。

    产褥期母体的变化。

    一、子宫复旧

    是指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怀孕状态的过程。随着肌纤维的不断修复,子宫体积及重量逐渐减少。

    二、恶露

    是指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正常有血腥味,持续4-6周,总量约250ml—500ml。

    血性恶露:色鲜红,量多。含有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及坏死的蜕膜组织,持续3—4日。

    浆液性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较多坏死的蜕膜组织、宫颈粘液及细菌等,持续约10日。

    白色恶露:黏稠,白色。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持续约3周。

    三、阴道及外阴

    阴道受胎先露部压迫,在产后最初几日内可出现水肿,阴道壁松软、平坦,弹性较差。阴道粘膜皱褶消失,产后阴道壁水肿逐渐消失,弹性恢复。阴道粘膜上皮恢复到正常孕前状态需等到排卵恢复。阴道分娩后外阴出现水肿,产后数日内消退。处女膜因分娩时撕裂而成为残缺不全的痕迹;阴唇后联合可有轻度裂伤,缝合后约3~5日能愈合。

    四、盆底组织

    分娩可造成盆底组织(肌肉及筋膜)扩张过度,水肿,弹性减弱,一般产褥期内可恢复。但分娩次数过多,间隔时间过短,盆底组织松弛,较难完全恢复正常,这也是导致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的重要原因。

    五、卵巢及输卵管

    卵巢:未哺乳产妇产后6~10周复潮,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

    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输卵管:妊娠期时充血、水肿,产后逐渐恢复。

    六、乳房

    乳房的主要变化为泌乳。由于分娩后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抑制了催乳激素抑制因子的释放,在催乳激素的作用下,乳房腺细胞开始分泌乳汁。乳汁产生的数量和产妇足够睡眠,充足营养,愉悦情绪和

    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产后7日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色偏黄是由于含有较多胡萝卜素的缘故。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抗体,有助于新生儿抵抗疾病的侵袭。产后7~14日所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产后14日以后所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

    七、其他系统

    循环系统:产后72小时内,产妇血循环量增加15%~25%,尤其是最初24小时,因此产后72小时内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应注意预防心衰的发生。一般产后2~6周,血循环量恢复到孕前水平。

    血液系统:产褥早期仍处于高凝状态,对子宫创面恢复、预防产后出血有利。

    泌尿系统:产后第1周,一般为多尿期,因孕期潴留在体内的大量液体在产褥早期主要通过肾排出。由于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粘膜充血水肿对尿液刺激敏感性下降以及外阴疼痛使产妇不愿用力排尿,可出现一过性尿潴留,尤其在产后最初12小时。

来源:2024年11月1.0版  (CK_FC)


秀英院区:海口市秀英区永万路28号
府城院区: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街道琼州大道18-1号
门诊时间:08:00-18:00  (全年无休)
意见反馈/举报:hnxdfe0898@163.com


Copyright 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有限公司 all rihgts reserved. 琼ICP备1000225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