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体重1000~2499g,近年来由于早产儿治疗和监护手段的进步,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伤残率下降。国外学者建议将早产定义时间上限提前到妊娠20周。
二、高危人群
(一)既往有晚期流产及早产史者。
(二)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者:孕妇≤17岁>35岁。
(三)过度消瘦的孕妇:体重指数<19kg/m',成孕前体质量<50kg,营养状况差,易发生早产。
(四)不良嗜好者:有烟酒嗜好或吸毒的孕妇,早产风险增加。
(五)阴道超声检查:孕中心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长度<25mm的孕妇。
(六)有子宫颈手术史者:如宫颈锥切术、环形电极切除术,子宫发育异常者。
(七)妊娠间隔过短的孕妇:2次妊娠间隔如控制在18-23个月,早产风险相对较低。
(八)多胎妊娠及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者。
(九)胎儿及羊水量异常者。
三、临床表现
早产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子宫收缩,最初为不规律宫缩,常伴有少量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以后发展为规律宫缩。宫颈管先消退,然后扩张。孕妇可有晚期流产、早产及产伤史,此次妊娠满28周后到37周前出现较规则宫缩,间隔时间5~6分钟,持续时间达30秒以上,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发现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部分病人可伴有少量阴道流血或阴道流液。
四、注意事项
(一)要定期检查,可能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被及时地诊断出来,比如多胎妊娠、子宫颈张开、子宫肌瘤、子宫畸形、有早产史等等。只有及早发现,才能在最快的时间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以防早产的发生。
(二)避免久站与负重动作,胎儿的重量是完全压在子宫颈上的。
(三)出现子宫收缩,务必要休息,孕激素的分泌会使子宫的敏感性减弱,进而阻碍子宫肌肉的反应活动。
五、常用保胎药物及注意事项
(一)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服药中注意观察血压。防止血压过低。
(二)黄体酮:治疗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疾病,治疗剂量遵医嘱,建议在怀孕的前几个月里连续采用该方法治疗,剂量应参照习惯性流产治疗剂量或遵医嘱。少数病人可出现突破性出血,一般增加剂量可防止。
(三)盐酸利托君(安宝):药物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上的受体,从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和强度。如有心悸、心慌、气闷、肌肉痛、无力感等症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四)阿托西班:为缩宫素受体拮抗剂。与子宫肌缩宫素受体起竞争性拮抗作用。当其他药物无法抑制宫缩时,考虑使用。
(五)硫酸镁的应用:应用硫酸镁对妊娠32周前早产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不但能降低早产儿的脑瘫风险,而且能减轻脑瘫的严重程度。用药过程中需多饮水,如有呼吸困难、肌无力、四肢麻木、胸闷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六、预防
(一)第一次产检时应详细了解早产高危因素,以便进行针对性预防;定期产前检查,提倡均衡饮食,避免吸烟饮酒;指导孕期卫生;积极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孕晚期节制性生活,以免胎膜早破。
(二)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和并发症,预防胎膜早破和亚临床感染。
(三)宫颈内口松弛者,根据医生评估是否进行宫颈内口环扎术宫颈环扎术:用无创伤缝合术缩小宫颈内口以防止晚期流产和早产。
早产的预防--宫颈环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