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接诊中,青春期发育门诊的于泓医生会遇到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身高、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等问题。
除了大家熟知的营养、运动和睡眠时长,有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可能悄悄影响孩子发育的细节——开夜灯睡觉,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孩子,尤其是低年龄的儿童,甚至已经进入青春期快速进展期的孩子,睡觉时习惯开着小夜灯或者直接开着床头灯?
有的是因为怕黑,有的是家长担心孩子夜间起夜不安全。从情感和安全角度,这很能理解。
但作为医生,我必须提醒大家:长期开夜灯睡觉,可能真的会影响孩子的性发育的节奏和生长发育中的身高生长效果。
问:为什么长期开夜灯睡觉影响孩子的发育呢?
答:关键在于褪黑素,其次是性激素和生长激素。
褪黑素是一种由大脑松果体分泌的“睡眠激素”,它不仅帮助我们入睡,更在调节生物节律--生物钟、修复白天的身体“损伤”、增强免疫力,甚至在控制第一性征的性腺悄悄发育的青春期缓慢进展期过早进入第二性征乳房月经逐一显现的青春期快速进展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褪黑素的分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只在黑暗环境中大量分泌。一旦有光线刺激,尤其是蓝光或白光,它的分泌就会被明显抑制。
孩子整夜开着灯睡觉,大脑接收到的信号是“现在还是白天”,褪黑素分泌减少,睡眠质量可能还会下降,更关键的是,它对性腺发育的阶段性的“点刹车”作用也被削弱了。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性发育的提前启动--性发育超前,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我们常说的“性早熟”。
性发育超前、性早熟的孩子虽然短期内长得快,但骨骺会提前闭合,最终也会要影响成年身高的。
此外,褪黑素还参与调节其他激素的平衡。它的紊乱可能间接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节律。而生长激素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动力”。不及时睡眠、睡眠不深、睡眠周期被打乱,自然不利于身高的增长。
所以,在我们青春期发育门诊,当孩子出现身高偏矮、乳房发育提前或月经初潮过早等情况时,除了查体、做骨龄和性腺超声、检查性激素、生长激素等,于泓医生都会习惯性地问一句:“孩子睡觉时会开灯吗?”很多家长这才意识到,这个小小的习惯,可能正是问题的“隐形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