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动水平增强,已成为导致婴幼儿就诊的重要病原。医院儿科门诊和病房里,因RSV感染而出现剧烈咳嗽、喘息甚至呼吸困难的小患儿明显增多,让无数家长忧心忡忡。据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任翼介绍,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RS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感染后只能通过对症治疗帮宝宝靠自身免疫力“扛过去”。因此,对RSV感染,提前预防远比事后治疗更重要!目前,有的家长选择给孩子注射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药物—尼塞韦单抗,为即将进入或出生在第一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季的新生儿和婴儿提供保护,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或者儿科门急诊可以为需要的宝宝提供相关预约咨询。

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任翼日常坐诊图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婴幼儿的“健康杀手”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堪称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的病毒之一,1岁以内的婴儿,尤其是6月龄以下的宝宝,更是它的“重点攻击目标”。为何小宝宝如此易受RSV威胁?一方面,宝宝呼吸道尚未发育成熟,管腔狭窄、黏膜娇嫩;另一方面,免疫系统还在完善中,抵抗力较弱。一旦感染RSV,极易发展为重症,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需要住院治疗,接受吸氧、缓解喘息等对症支持。更值得警惕的是,婴儿期若遭遇RSV严重感染,可能对肺部发育造成长期影响,增加出现反复喘息、哮喘的风险。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RS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感染后只能通过对症治疗帮宝宝靠自身免疫力“扛过去”。
秋冬“呼吸道合胞病毒”防护有了新选择
任翼表示,应对RSV感染,宝妈们可以考虑提前给宝宝注射尼塞韦单抗进行预防,它是一种“被动免疫”的特异性抗体,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为宝宝补充能中和RSV的抗体——就像给宝宝派去一支“专属抗病毒护卫队”,为宝宝筑起防护屏障。这款预防单抗的出现,为婴幼儿RSV预防带来了突破性进展。它适用于1岁以内即将进入或出生在第一个RSV感染季的婴儿,帮宝宝抵御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降低感染的风险。
哪些宝宝需要用?
1、即将进入第一个RSV流行季的新生儿和婴儿(1岁以内);
2、生活在广东、福建、海南等RSV全年流行南方省份的宝宝;
3、需重点防护的高危人群,包括:胎龄<32周的早产儿;患有慢性肺病的宝宝;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先天性心脏病宝宝;免疫功能不全或免疫力低下的宝宝。
关于尼塞韦单抗家长看这些就够了
Q:尼塞韦单抗和常规儿童疫苗冲突吗?
A:不冲突!它属于被动免疫的抗体,和常规儿童疫苗可以同时接种,不会相互影响各自的保护效果,家长无需担心“打了这个就不能打别的疫苗”。
Q:宝宝已经感染过RSV了,还需要打吗?
A:需要!RSV自然感染后,宝宝体内建立的免疫力并不持久,未来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接种尼塞韦单抗能为宝宝提供更稳定的保护,降低再次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可能。
Q:1岁以上的孩子能打吗?
A:目前该产品在国内获批的适用人群是0-12月龄的婴儿,1岁以上儿童暂不适用,家长需留意宝宝的年龄范围。
Q:家里有大宝,二宝还有必要打RSV预防单抗吗?
A:非常有必要!RSV的传染性极强,很容易在家庭内部传播——大宝在外接触病毒后,可能成为“隐形传播者”,将病毒传给免疫力更弱的二宝。给二宝接种,不仅能防止二宝被大宝传染,还能减少病毒向家中老人等易感人群传播的风险,实现“全家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