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晚,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迎来一位特殊的“小患儿”——1岁的蒙古国患儿阿·苏德额尔德尼(А.Содэрдэнэ)。他因呼吸困难、活动耐量下降、不能离开吸氧,被确诊为间质性肺疾病合并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情危重,在当地多方求医无果后,家人带着最后的希望,从乌兰巴托启程,跨越3000多公里抵达海南,来到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慢肺中心寻求马明广主任的救治。

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慢肺中心主任马明广亲自将小德尼接到海口

蒙古国1岁慢肺患儿“小德尼”从乌兰巴托顺利抵达海口
孩子的求医之路始于2024年出生后不久。因持续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他在蒙古国辗转多家医院求医,当地医院也曾邀请相关国外专家进行会诊,治疗后仍有呼吸困难、不能脱离氧气。今年9月初,家属通过国际医疗渠道联系到我国知名“慢肺”专家马明广主任。经过多次远程会诊,马明广主任判断患儿仍存在治疗希望,协助调整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的情况得到了好转,但受限于当地医疗条件,难以实施系统干预。家属为了进一步治疗,毅然决定来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就医。
然而,长途飞行对一名需持续吸氧的重症患儿来说风险极高。“高空缺氧可能诱发急性肺动脉高压危象,危及生命。”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慢肺中心主任马明广主任在评估后,立即制定个性化转运方案,并主动协调全程医疗保障。为确保患儿能携带制氧设备登机,医院团队连续三天与多家航空公司沟通;考虑到需在呼和浩特中转,马明广主任更亲自飞赴当地接机护送。“小宝宝的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我们的心。”他说。

抵达海南海口当晚,医院已安排120救护车、翻译志愿者及单人间病房,为患儿提供安全的就医保障和温馨的就医环境。入院后,马明广主任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发现患儿除肺动脉高压外,还存在右心增大、右心功能低下,随即启动“心肺一体化”治疗方案,创新融合"低流量氧疗+雾化辅助"等综合措施,帮助改善宝宝的血氧饱和度。除了专业救治,马明广主任带领的医疗团队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查房时轻抚孩子手心、耐心安抚焦虑的母亲、协调家属临时住宿……这些细节,让远道而来的家庭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安心与温暖。“马主任不仅治好了孩子的病,更治愈了我们的心。”患儿母亲含泪说道。
接下来,阿·苏德额尔德尼将在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继续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系统治疗,患儿脱氧,能自主生活了,就可以出院回国。在椰风海韵的守护下,这个小生命正一步步重获自由呼吸的力量——愿他早日康复,带着健康的笑容,回到乌兰巴托的晨光中。据悉,在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慢肺中心,像小德尼这样慕名来就医的国内外慢肺患儿还有很多,他们将在海口接受系统治疗。

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医护人员一路护送小德尼到院

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慢肺中心主任马明广给刚入院的小德尼进行评估
从蒙古国乌兰巴托到中国海南,3000多公里的生命接力,跨越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见证了中蒙两国之间深厚的情谊,彰显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下,中蒙医疗卫生合作日益紧密,越来越多蒙古国患者选择来华就医,充分印证了中国医疗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建设正发挥日益显著的吸引力。得益于不断扩大的开放政策和日益完善的国际医疗服务环境,海南正成为越来越多国际患者的就医新选择。

小德尼将在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治疗
作为海南自贸港内高品质、国际化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每年接待来自美国、英国、德国、韩国、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患者约1800人次。此次成功接诊蒙古国危重患儿,既是医院专业实力的体现,也有力展现了海南在建设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和高端医疗资源集聚区方面的成效,为打造面向全球的“健康岛”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实践注脚。




















